2021.09.13 | views: 1,308

国家医保局最新回复!严禁超低价中标

导   读:

超低价中标,行业顽疾是时候解决了!

9月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849号(医疗体育类100号)提案答复的函》,明确提出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众,要“防范超低价中标”。

并且文件强调: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意申报,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情节严重的将被视为有失信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违规名单’,并取消该企业的申报、中选资格”。

“最低价中标”,这个在医疗器械行业一直被诟病,一直未解决的问题,到底何时休?

早在2017年,国家财政部下发87号令,就明确提出:投标人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文件一出,业内人事高呼“最低价中标”再见。但真的解决了吗?

一、人民日报:“最低价中标”该改改了!

自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执行以来,部分招标单位在招标环节忽视质量要求,唯价格论,造成中标价低于甚至远低于成本价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以低于成本价中标的企业,为获取利润,只能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方面压缩成本,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弥补亏损,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01 “最低价中标”为何风行?

“最低价中标”的法律依据是《招标投标法》。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此外,《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也明确规定:“评标方法包括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从以上法条可以看出,我国实施的评标方法并不唯一。那么,为何在实际操作中,价格往往成为评标的唯一要素?——担心“说不清”“犯错误”,规避“履职风险”,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倾向于“最低价中标”的重要原因。

02 “最低价中标”危害甚大!

“原料一吨8000元,可项目中标价格居然只有六七千元,结果往往是造假的胜利,做优的出局”一套自动售检装备,中标价居然比制造成本还低30%。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让不少企业无奈的招标现实。

当有的企业每年拿出很多利润来搞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时,个别企业靠偷工减料、假冒仿制也能同台竞技,甚至竞争成功。

长此以往,就没有企业愿意花精力搞研发和创新。这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对整个制造业也是一个打击。

一位美国医疗器械厂商的中国高管也表示:“高值医疗耗材的带量采购,应该在招标中就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不应该因为高端产品的价格高,就排除在外,‘唯价格论’不利于行业的创新。”

二、 最低价中标,是国产创新路上的绊脚石

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支架价格由平均1.3万元下降至700元左右。这样的大幅度砍价,对于医保基金、平民群众看病用费,显然是一件益事。

但在更多品种,更大规模的带量采购上,国家医保局显得尤为谨慎。

为防范企业恶意竞价,首次国采在采购规则上,引入了多家中选、维持较高的中选率水平、允许适当价差的机制,避免出现“独家中选”和“最低价中标”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近年来一直倡导通过医疗器械创新为患者减负。他发明的可降解涂层心脏支架,将原本近4万元的价格降到了1万多元,每年可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十几亿元。

葛均波曾表示,集采方案的实施,应该以推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发展为目的,进一步把我国的创新激发出来。

同时,他也表示:“一个原创产品的诞生一定会有前期的投入、市场投资的参与,包括专利保护等,我们不能仅按照材料的价格去决定产品的价格,应该照顾到企业的利益,使企业有更多热情投入创新。”

如果,高耗集采的结果就是压缩企业利润,打击企业创新热情,显然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众所周知,在冠脉支架集采后,多数中选企业业绩都呈现亏损现状。以微创医疗为例,预期2021年上半年业绩亏损约9000万至1亿美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净亏损扩大主要归因于冠脉支架全国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带来的降价影响,以及研发投入的同比显著增加等。

一位从事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的专家表示:“我们认为集中带量采购不应该只让个别企业从中获利,也要避免把优质企业误排除在外,方案的实施应该本着促进行业整体发展的目标,鼓励企业为研发创新投入更多。”

没错,集采的长远收益一定是促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向发展,做出更好更先进的医疗器械造福人类,而不是一味的价格主义。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坦言:“最低价中标”原则一天不变,行业就很难有什么工匠精神,更不要说什么中国品牌!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将成为产业投资的热点。以医疗器械行业为首要,这些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对质量和品牌的要求会更高。而企业只有坚持以质量为本,把质量问题上升到价值观和现代企业理念的层面来认识,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才可能后来居上,确立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文章来源于: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